後壁鄉農會的倉庫壁面上,畫著無米樂四位主角的笑臉,認得出誰是誰嗎,如果你看過電影(左上崑濱姆阿、右上崑濱伯、右中煌明伯、右下文林伯)樂天知命的生命意義在他們身上表露無遺。二年前拜訪菁寮嫁妝老街,很高興有機會來台南縣後壁無米樂
冠軍米的故鄉
,這天陰雨天先走訪雨中的田園風光,老農夫騎著老機車,下馬走進田埂荀田水。這畫面明明是那麼的熟悉,卻又那麼的新鮮,很喜歡這種意境,精彩的好記錄,感謝老農阿伯精彩的演出。田園旁是棟錐形天主教堂,那四座造型獨特直指天際的鋁皮銀色錐形尖塔,是極為特別的一座建築。雨中先到老字號的兩美理髮店理頭髮兼躲雨,理髮店最有名的就是「手工鵝
絨耳扒」,單純的男士理髮廳裡頭暗藏玄機, 保存完好的日治時期皮製古董理髮椅、剃頭刀、剃頭剪、在下請親切古意的老闆娘幫我理頭髮,我選擇坐上這古董理髮椅整修門面哩!真是帥呆了!
走出大馬路,雨過天晴,夏日熱氣逼人,對面古早冰舖,絕對是消暑勝品。還家有屏風的70多年歷史和興冰果部,冰舖阿嬤總是面帶微笑熱情招呼,阿嬤看我手中又是相機全副武裝,以為我是記者哩!阿嬤解說著;古早味的四果冰是早期相親時的熱門冰品,我說小時最懷念就是香蕉冰,先來碗香蕉冰,阿嬤往後堂尬冰去。隔壁正在吃冰小姐,問我是那家報社,我先遞上名片,說著各人喜歡拍攝地方人文特色,這位麻豆林小姐於南科上班,這天正好休假中,前來找無米樂
旅遊服務中心朋友。特別介紹旅遊中心三位小姐非常熱心及親切,在林小姐的安排下,認識到三位古道熱腸小姐,因為有了她們引領解說及拍攝更為豐富了主題。社區研發出的手工藝品,由無米樂
旅遊服務中心展售,三位小姐真是功不可沒,家鄉產品則大力推薦,對於社區發展和文化薪傳才得以持續。走訪巴洛克黃家古厝後,夕燒倒映水中的蚵架,是不能錯過,趕往七股Z型蚵架。約好服務中心小姐,隔天在來拍攝村子裡歷史所有的古早店。
今天氣晴空萬里,崑濱伯大概變成了全台灣最有名的農夫,約好服務中心小姐一起先來到豐昌商店,崑濱嬸照顧冠軍米店,小小的豐昌商店依然人氣十足。看不出已經80歲的崑濱伯身體硬朗,笑口常開的這對老夫老妻,哈哈~跟這位阿伯聊天,真正正港台灣精神與台灣味道的趣味。
瑞榮鐘錶瑞祥伯80多歲,執業一甲子,眼力腿力一級捧,今年還到總統府前跑馬拉松,店裡懸掛百來個古董鐘。修老錶對他而言,至今修錶資歷已快接近1甲子,看到奄奄一息的老錶重新恢復生機,因為喜歡,所以樂在其中。瑞
祥伯說,學修錶很辛苦,對眼力更是一大考驗, 每天從早到晚盯著小東西,既傷眼力又傷神,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學修錶了,不但生意變的稀稀落落,後繼也無人可傳承。
服務中心彩虹小姐帶我去拜訪完崑濱伯、瑞祥伯,走過去不遠的墨林文物館,殷獻正村長積極以文化資產保存幾經協調,終於在西元2000年獲菁寮醫生「重仁診療所」梁耀明先生的子嗣全力支持下,成立了墨林農村文物館。內部蒐藏數百件診療所醫具,和當時梁醫師全家居住在此四合院的生活點滴的懷舊用具,及菁寮墨林聚落,早期藍染與藺草編織故鄉的農村文物。小姐說墨林文物館與老街的重現,則是鄉民凝聚了愛鄉與愛家的向心力。
前年隆泰棉被店!手工棉被彈出夫妻情的煌明伯閃到腰,無法記錄製作棉被的過程。今年捲土重來,身材高大又爽朗的煌明伯,展現了鄉下特有的人情味,他給人的感覺超溫暖。他家裡內設的棉被博物館裡親自引領解說棉被製作過程,棉被好壞的辨識,親自示範手工彈棉被,用他的古老宛如特大弓箭敲弦彈著棉被,那很清脆聲,「登.登.登...」的通透感、空氣感、結實感」餘音繞樑,三日不絕~真的是很讓人印象深刻。彈上幾分鐘,身上滿頭都是汗水,一貫招牌的爽朗笑容,一面擰乾汗水說:公視電視台拍攝時按照傳統彈棉被,一床棉被需耗時14個鐘頭,歷經開棉、舖棉、彈棉、壓篩、牽紗、掄紗等繁複程序開拍。他雖感慨工廠一天做的棉被比他一年做的還多,可還是驕傲地說自己的棉被都是靠口碑,最遠賣到了德國哩!
協成伯80多年的老腳踏車店,老街上掛著進成自轉車店,那熟悉的50年代的孔明車,古早懷舊的榮景讓我也走入了時光隧道,
兒時老爸載我兜風騎著孔明車,不斷地喚起了我對「童年的懷念」,在相機捕捉下,更有一番特別的感受。
走過記錄了農村,古厝,古井、嫁妝老街與義昌碾米廠,長者的樸素臉龐,自然流露出於畫面上,在這兒充份感受到鄉下人純樸的的點點滴滴一面。對這片土地的真實記錄,好純真動人的畫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