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八點出發,從四姑娘山鎮驅車半小時左右就來到雙橋溝景區。四姑娘山風景區由雙橋溝、長坪溝、海子溝三部分組成,三年前山頭的霧還是很大,根本看不到雪山的全景,今年看得比較為清楚,山頭的霧氣還是半遮掩,獨特的自然氛圍,漫步其間,讓人滌塵慮四姑娘山景從金黃到深綠的色彩之舞中交綴成一幅景深幽遠的風景畫。
各位一定曾見過很多攝影作品,將流水、瀑布、海浪等拍攝得如夢似幻,唯美柔順,有如絲絹一般,隆珠措掩映在高大的冷杉木和蒼勁的沙棘樹之間,枯樹兀立水中,走進步道的景觀台,是絕佳拍攝流瀑的場景,觀察水流的走勢方向決定構圖,長時間曝光,便得更容易,這種技巧跟平常拍攝有所不同,長曝讓水流成霧狀,時間要多長或多短,個人較喜歡,水流還是要有細節,如果你喜歡霧狀
那你大可加上減光鏡,將快門時間拖得更長更為夢幻。
任何一張照片都是由若干構圖元素組成,雙橋溝景區在風光攝影中,不僅是參天的樹,還有皚皚的雪山和籠罩在雪山上的雲霧。合理的利用明暗對比,形成暗中有明,明中有暗、都渴望用自己的相機能夠拍出正常曝光。千里迢迢來到這走拍,可利用BKT包圍曝光,指的是拍攝多張等差曝光量的相片,如過曝一張、正常一張、過暗一張。這個功能以前主要用於光線複雜,相機不易正確測光的場合。先連續拍攝多個曝光量的照片,總有一張是剛好曝光正常的,這樣保留正常的這張,刪掉其他曝光不對的,我們就完成了準確曝光。
在遇到逆光等高反差情況時,畫面中最亮和最暗的地方相差太大,導致相機無法記錄,無論我們怎樣調整曝光參數,單張照片都必然會過曝或者過暗,我們可以設置相機到BKT自動包圍曝光模式,曝光張數為5,曝光補償量為2EV。這樣連拍5張照片,我們就可以分別記錄下全部環境亮度資訊。不過只有三張進行HDR合成的效果,跟包圍七張到九張有很大的差異,當然最大的問題在於色調資訊的廣度。越多張照片進行合成,其色彩的豐富性就越高。HDR合成的效果最終還是要將透明度調整在,眼睛看起來很順暢的一張照片。 |